1. <span id="8hcok"><pre id="8hcok"></pre></span>

      1. <th id="8hcok"></th>
        <rp id="8hcok"></rp>
      2. <rp id="8hcok"><object id="8hcok"><blockquote id="8hcok"></blockquote></object></rp>
      3. 服務熱線:0755-86934890

        聯系我們

      4. 0755-86934890

      5.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科技園社區科智西路5號科苑西25棟一段3樓

      6. 【生物緩沖帶工程】對重點流域治污及河道治理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18-05-09點擊量:4355

               生物緩沖帶是利用永久性植被攔截污染物或有害物質的條狀、受保護的土地,可有效阻止地表徑流所帶氮、磷等有機物進入水體,是增強水環境污染防治效應的重要生態保護措施,也是國外普遍采用的做法?!笆濉逼陂g有必要在重點流域實施生物緩沖帶建設工程。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藥、化肥的大量施用,農業面源對水體的污染進一步加劇,保護“一湖清水”、“一河清水”的壓力越來越大。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顯示,2007年農業非點源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43.7%,總氮和總磷分別占57.2%和67.4%。根據《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 年)》,2010年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中,農業面源污染分別占54.7%和32.9%。農業面源已經成為河流、湖泊、水庫和水源保護區水質污染的主要威脅。
        建立生物緩沖帶是世界各國防治農業非點源污染最具特色和成效的措施。國外對生物緩沖帶的研究顯示,緩沖帶可以截留農業面源污染物中超過50%的氮、65%~95%的磷,可顯著攔截農田徑流中的泥沙、肥料、殺蟲劑、病原體和重金屬等,同時對有害氣體、煙霧、灰塵有吸附和分離作用。生物緩沖帶功能的發揮與其寬度密切相關, 緩沖帶的有效寬度是緩沖帶建設與管理有效性的核心問題。
               正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處理依賴于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流域的面源污染防治也必須配套相應的生態基礎設施。生物緩沖帶作為生態基礎設施之一,是一個改善生態環境的戰略性措施,是“綠水青山”的一部分,需從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進行謀劃。
               生物緩沖帶工程建設在國外已有的成功經驗,是美國農業部國家自然資源保護局向美國公眾推薦的土地利用保護方式。我國部分流域也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和實踐,開發和完善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生物緩沖帶工程技術。

               一是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引進國外成熟技術。歐美國家的生物緩沖帶技術已有很長的研究和應用歷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術措施體系,在河溪治理、水土保持、水庫水質保護等方面應用廣泛。近期,我們實地考察了巴西伊泰普水電站庫區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除等高種植、推廣有機農業外,就是有組織地在庫區主河道兩岸240米~270米范圍內、在支流兩岸30米范圍內建立喬灌草結合的生態緩沖帶,防止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直接進入庫區。
               二是夯實國內基礎研究,創新特色工程技術。我國生物緩沖帶建設雖然起步晚,但已開展了一些實踐性研究,累積了工程技術經驗。如云南撫仙湖沿湖建設平均寬度約82米的生物緩沖帶,土地利用主要以村落、農田、景區和陡岸為主。多年來的運行結果表明,撫仙湖緩沖帶工程在削減入湖污染負荷、攔截凈化區間徑流、改善環湖生態景觀、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益。

        三是生態建設附加經濟利益,鼓勵以農作促生態。生物緩沖帶在美國順利推廣原因之一, 是讓土地所有者從生物緩沖帶建設中獲得經濟效益。通過提供不同途徑的資金,鼓勵土地所有者增加樹木種植。我國重點流域的河、湖、水庫周圍土地利用多以農田、林地為主,生物緩沖帶建設可以采取政府鼓勵—企業支持—個人選擇的方式推行。首選高經濟價值的林木、經濟作物等作為緩沖帶的生物種類, 以經濟收益驅動土地所有者自主建設緩沖帶,從而達到以農作促生態的目的。

        筆者認為,建設生物緩沖帶工程應結合我國耕地資源緊缺、人口密度較大、經濟社會水平等實際情況,從全局出發,宏觀規劃,突出重點,在重點流域的重點區段先行先試。

        首先,要明確生物緩沖帶實施范圍?!笆濉逼陂g重點圍繞《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1-2020年)》、《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以及《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2008-2020年)》、《遼河流域生態帶規劃綱要》等國家、地方污染防治規劃確定的重點流域組織實施。其中涉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敏感區、跨流域調水區、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等區段,應先行開展生物緩沖帶規劃、設計和實施工作。

        其次,要編制重點流域生物緩沖帶實施規劃,并納入國家“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制定重點流域生物緩沖帶實施規劃,實施規劃應與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目標指標和任務措施相銜接。


        第三,要建立重點流域生物緩沖帶建設長效協調機制。生物緩沖帶屬綜合性項目,涉及農業、林業、國土、水利、環保、城建等多部門、多領域的植樹造林、水土保持、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在生物緩沖帶工程規劃中應予統籌考慮,處理好緩沖帶工程與區域已有生態建設工程的關系。

        最后,要在重點流域重要區段先行示范。重點流域的重要區段可先行開展生物緩沖帶設計和實施工作,在實踐中吸納國外成功經驗,并創新國內生物緩沖帶技術。根據重點流域的環境特點、植物群落特征和污染物特性,因地制宜的建設生物緩沖帶,逐步形成“一河一帶”、“一湖一帶”的生態戰略格局。

        作者單位: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豪妇荡乳1一5潘金莲